GJB 5000B是什么
GJB5000B《軍用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》是一個產品開發模型(Product Development Model ,PDM),關注整個體系的問題,是一個過程改進參考模型,描述的是一組有效過程的特征,提供了一套最佳實踐,它關注的是:生產率(Productivity)、性能(Performance)、成本(Costs)、相關方滿意(Stakeholder satisfaction)。
GJB5000B演變流程
隨著軟件規模和復雜度不斷增加,在規定的實踐和預算內想開發符合質量要求的軟件越來越難,為了解決這一難題,國際上提出了CMM/CMMI模型,為加強我國軍用軟件產品的研制質量,GJB 5000引進了CMMI方法,GJB 5000A由CMMI改進而來,但是由于國內外語境不同,改進以后的內容僵硬,有些內容在國內軟件市場未得到很好的應用,GJB 5000B的修訂是經過了十多年由國內專業人士不斷實踐并修訂,實施起來更加符合國內軟件市場環境。
GJB 5000B與GJB 5000A相比主要變化
a. 標準名稱修改為“軍用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”;
b. 使用范圍從研制擴展到全生存周期;
c. 模型結構由階段式調整為連續式;
d. “過程域”調整為“實踐域”;
e. 對成熟度等級、實踐域名稱及其內容等進行了本地改進;
f. 通過新增、合并、調整,22個過程域變為21個實踐域;
g. 新增“領導作用”“實施基礎”“同行評審”“立項論證”“運行維護”5個實踐域;
h. 將“需求開發”“需求管理”合并“需求開發與管理”,“驗證”、“確認”合并為“驗證與確認”,“測量與分析”、“組織過程績效”、“組織創新和部署”合并調整為“測量與績效管理”,“集成項目管理”合并調整到“項目策劃”、“項目監控”等實踐域中,“定量項目管理”合并調整到“項目策劃”、“測量與績效管理”等實踐域中;
i. 將“組織過程焦點”調整為“組織過程改進”,“組織過程定義”調整為“組織資產開發”,“產品集成”調整為“產品集成與交付”,“風險管理”調整為“風險與機遇管理”,“供方協議管理”調整為“外部供方管理”,“過程和產品質量保證”調整為“質量保證”,“決策分析和決定”調整為“決策分析”,“原因分析和決定”調整為“原因分析”;
j. 刪除公用目標和共用實踐章節,相關內容調整到“領導作用”與“實時基礎”等實踐域;
k. 增加附錄B“裁剪與視圖”。
為什么要頒布實施GJB 5000B
2008年頒布了GJB 5000A《軍用軟件研制能力成熟度模型》代替GJB 5000《軍用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》。并下發了《軍用軟件質量管理規定》,提出未達到規定軟件研制能力要求的單位,不能承擔相應的軟件研制任務。
2021年頒布了最新的GJB 5000B《軍用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》代替GJB 5000A《軍用軟件研制能力成熟度模型》,GJB 5000B對成熟度等級、實踐域名稱及其內容等進行了本地化改進,通過新增、合并、調整,22個過程域變為21個實踐域。GJB5000B規定了軍用軟件能力成熟度的模型和軍用軟件論證、研制、試驗和維護活動中的相關實踐,適用于軍用軟件論證、研制、試驗和維護能力的評價和過程改進。
GJB 5000B成熟度等級介紹
GJB 5000B《軍用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》分為五個等級。一級為初始級,二級為規范級,三級為全面級,四級為量化級,五級為卓越級,每一等級是實現下個等級的基礎,實現分級遞進;單位應根據承擔的任務情況及軟件特點,按照GJB 8000的規定達到相應的成熟度等級。一級單位應通過GJB 9001為依據的武器裝備質量管理體系認證,二級及以上單位應以GJB 5000B為依據通過軍用軟件能力成熟度相應等級評價。
軍用軟件能力成熟度等級如下圖所示。